《工程实训D》课程教学大纲
英文课名:Engineering Training D
学 时:2周
学 分:2
先修课程:《工程图学》
适用专业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,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,自动化专业,工业设计专业,工业工程专业,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制药工程专业,环境工程专业,材料化学专业
一、课程性质与任务
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,是部分理科及非机类工科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方法,完成工程基本训练,培养工程素质、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必修课程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;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、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;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。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、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过程,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操作技能,建立现代制造工程的概念。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进行工艺分析和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,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的实践能力;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,培养劳动观点、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,初步建立安全、质量、环保、群体、责任、管理、经济、竞争、市场、创新等工程意识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为后续课的学习奠定基础。通过对柔性制造、机器人等设备的了解,认识综合技术的基本应用和工程概念理解,拓宽视野和思维。
二、教学目标
1.通过讲解、示范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制造生产过程、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设备、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,掌握相关专业术语、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知识;
2.基本了解工业系统发展、常用工程材料、工程管理规则等,建立工程中安全、环保、质量、成本、管理、经济的基本理念。
3.了解现代先进制造技术、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。
4.培养学生的初步操作技能,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,在劳动观念、创新意识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方面,培养和锻炼学生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技术和探索工程领域奥秘的好奇心和兴趣。
5.提高动手能力,培养学生工程意识、创新意识,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教学方法
本课程教学实训现场讲授、指导教师示范演示、指导、理论答疑和同学实际动手操作,创新实训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。
四、教学内容
第一部分 基础制造技术实训
(一)普通车削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车削加工特点及加工范围、切削用量的选择。
2.卧式车床的结构、传动路线、用途及型号定义。
3.车刀的种类、用途,刀具材料,车刀组成及车刀角度,车刀安装与刃磨。
4.机床附件(四爪卡盘、花盘、跟刀架、中心架、芯轴及弯板)。
5.工件的装夹方法。
6.车外圆、端面、台阶、车槽。
要求学生:
1.了解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。
2.了解零件加工精度,切削用量与加工经济性的相互关系。
3.熟悉卧式车床的名称,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,并能正确操作。
4.熟悉常用车刀的组成和结构、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对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。了解对刀具材料性能的要求和常用刀具材料。
5.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。
6.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,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形面的加工,熟悉其基本工艺过程;并能按实训件图纸的技术要求正确、合理地选择工、夹、量具及制订简单的加工工艺。
7.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(二)钳工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钳工概述:钳工的基本概念、基本操作内容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。
2.锯割、锉削操作要领及应用范围。
3.划线简介。
4.钻孔、扩孔、铰孔简介。
5.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概念及其加工工艺方法。
6.学生实际操作练习:锉削锤头各平面。
要求学生
1.了解钳工工作在零件加工、机械装配、维修中的作用、特点及应用。
2.熟悉并能独立地选用划线、锯割、锉削、钻孔、扩孔、铰孔、攻螺纹与套螺纹、装配与拆卸等加工的工具、量具、夹具和其它附件。
3.初步掌握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(划线、锯割、锉削、钻孔、攻螺纹与套螺纹),根据零件图能独立地加工简单的零件。
4.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(三)铣(刨、磨)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 铣削加工
(1)铣削概述:铣削特点、加工范围和铣削运动等。
(2)铣床的种类和型号及用途。
(3)铣刀的种类及用途。
(4)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。
(5)安全技术操作规程。
(6)铣平面和沟槽。
2. 刨削加工
(1)刨削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。
(2)刨床的型号组成。
3. 磨削加工
(1)磨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及加工范围。
(2)磨床的型号组成。
要求学生:
1. 铣削加工
(1)熟悉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;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。
(2)熟悉立式升降台铣床型号、主要组成部分名称、运动及其作用。
(3)熟悉铣刀的材料、种类和用途。
(4)掌握立式升降台铣床的使用方法。
(5)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(6)实际操作练习铣削平面和沟槽。
2. 刨削加工
(1)了解刨削的加工范围和特点。
(2)了解刨削的运动。
(3)认识刨床的型号。
3. 磨削加工
(1)了解磨削的加工范围和特点。
(2)了解磨削的运动。
(3)认识磨床的型号。
(四)热加工(铸锻焊)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铸造:
(1)概述:铸造的特点、方法及应用;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、砂型的组成、模样及芯盒。
(2)介绍型砂和芯砂,砂芯作用及制作方法。
(3)整模造型操作。
2.焊接:
(1)讲解焊接、焊接接头等概念。
(2)讲解手工电弧焊。
(3)手弧焊平焊操作。
3.锻造:
简单介绍加工范围及方法。
要求学生:
1.铸造:
(1)了解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、特点及应用。
(2)了解砂型铸造的整模造型方法的工艺过程、特点及应用,并进行独立操作。
(3)了解型砂、芯砂等造型材料的性能、组成及制备过程。
2.焊接:
(1)了解焊接方法的分类、特点及应用。
(2)了解手工电弧焊所用设备工作原理及应用,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。
(3)了解手弧焊的焊接规范,常见接头型式、坡口型式。
第二部分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
(一)数控车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3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主要内容包括:
1.示范、讲解数控车削常见形面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。
2.介绍、演示数控车的基本操作。
3.专题讲座: CAD/CAM技术。
4.指导学生完成给定毛坯零件的编程与制作。
5.教师实时指导学生创新设计及制作。
要求学生:
1.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2.掌握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。
3.能够根据图纸要求,独立地完成较简单零件的编程设计和加工制作。
4.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安排、工步划分、轨迹计算、程序编制和零件加工全过程。
(二)数控铣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3、4、5, 建议1天)
1.数控铣编程方法(支持教学目标:建议 0.5 天)
讲授主要内容包括:
数控铣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。
(1) 零件的造型设计。
(2)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生成刀具轨迹。
(3)根据刀具轨迹生成加工程序。
(4)一般零件的设计、造型及加工仿真。
要求学生:掌握自动编程软件的基本使用,能够设计简单零件,并生成刀具轨迹,仿真及加工程序。
2.数控铣床的实际操作(支持教学目标:建议 0.5天)
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:
数控铣床概述。
(1)数控系统面板操作。
(2)伺服系统面板操作。
(3)对刀方法介绍。
要求学生:
(1)掌握数控铣床的一般加工操作过程。
(2)了解数控铣床的对刀过程。
(三)数控电火花线切割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3、4、5, 建议0.5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讲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程序编制方法。
2.学生进行任意图形的创新设计及自动编程、机床操作加工及制作,教师实时指导。
要求学生:
1.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,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,能够正确、灵活应用此加工方法。
2.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和输入方法。
3.熟悉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。
(四)快速成型(支持教学目标:1、2、3、4、5, 建议0.5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理论
1)概述(快速成型的产生、发展及现状)
2)快速成型原理;
3)快速成成型种类及个自的优缺点;
4)快速成型的工艺过程;
5)快速成型的应用领域;
2.快速成型设备操作和软件的使用
1)快速成型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;
2)介绍操作使用快速成型设备所用到的软件(aurora与cark);
3.实际操作
1)成型一个用时少的原型工件;
2)去除支承;
3)在成型过程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;
要求学生:
1)了解快速成型设备的使用、有关成型参数的含意及设定。
2)了解成型的全部工艺过程,对快速成型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。
第三部分 智能控制技术实训(支持教学目标:3、4、5, 建议3天)
(一)机器人创新训练(支持教学目标:3、4、5, 建议1天)
1.教学要求
(1)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理论及各类传感器的用途。
(2)了解机器人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和检测。
(3)了解流程图、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和数据传输过程。
(4)利用传感器进行机器人项目设计及赋予机器人智慧实现项目。
2.教学内容
(1)机器人概述:机器人产生、发展及应用;机器人的结构、工作原理及传感器连接和检测。
(2)机器人程序编制:利用C语言流程图进行编制;利用 C语言进行编制。
(3)机器人的操作:将机器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(用串口连接线),进行程序下载、运行调试,人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。
(4)利用传感器赋予机器人智慧实现项目设计:任务分析→准备活动→方案设计→编制程序→运行调试。
(二)气动综合训练(支持教学目标:3、4、5, 建议0.5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,手动-电控回路实训项目、PLC控制实训项目、计算机控制实训项目,每个项目相对独立完整。
1.熟悉气动元器件的组成:空气压缩机,空气过滤、减压、油雾器三联件,减压阀,手动换向阀,电磁换向阀,气控换向阀,行程阀,单向节流阀、快速排气阀,或门型梭阀,单作用气缸,双作用气缸。
2.电气控制器件的组成:电气控制器件配备:PLC可编程序控制器,PLC电气控制输入单元,PLC电气控制输出单元,继电器控制单元,行程开关。
3.手动—电控回路实训项目:基本逻辑回路,换向回路,有记忆作用的换向回路,差压回路,单往复运动回路、连续往复运动回路,手操作回路,数回路,冲回路,速度控制回路,序动作回路,快速排气阀应用回路,或门型梭阀的应用回路,三缸联动回路。
要求学生:
1.了解和掌握气动元件的结构、气动回路的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等。以及掌握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,控制原理及编程技巧等。
2.通过实训,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、自主设计以及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学习与掌握新知识、新技能的能力。
3.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。
(三)CAN总线(支持教学目标:3、4、5, 建议0.5天)
讲授主要内容:
1.CAN-bus的基本理论:iCAN功能模块介绍、CANalyst-Ⅱ分析仪、CANET-E接口卡介绍、iCAN实验相关执行部件介绍、iCAN实验相关软件介绍。
2.iCAN协议基本理论:CAN应用层协议介绍,iCAN协议规范,iCAN模块功能及基本原理。
3.CAN-bus基础通讯实验:CANalyst-Ⅱ分析仪的自接收实验、波特率设置实验。
4.iCAN功能模块应用实验:熟悉iCAN模块功能,完成开关量输入/输出实验、模拟量输入/输出实验、热电阻输入、热电偶输入实验。
5.工业现场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理论:了解常用传感器原理,掌握工业现场常用传感器功能。
6.基于ican教学开发平台,了解MCGS组态软件的应用,实现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。
要求学生:
1.掌握CAN-bus网络的基本协议、运行原理、设计步骤、高层协议及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。
2.了解CAN-bus在多个行业的设计模型与成熟应用。
3.了解MCGS组态软件的应用,实现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。
4.熟悉iCAN模块功能,完成开关量输入/输出实验、模拟量输入/输出实验、热电阻输入、热电偶输入实验。
5.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,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。
(四)智慧工厂虚拟仿真(支持教学目标:3、4、5, 建议1天)
讲授的主要内容:
1.智慧工厂的概念、虚拟仿真实验的含义、基本组成、实现原理及控制架构。
2.智慧工厂虚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。
3.智慧工厂中各种虚拟实验环境,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。
4.智慧工厂实际生产线系统的自动化和先进性、各工作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。
5.智慧工厂生产线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方法。
6.基于虚拟实验环境中的实验项目,在实际生产线上进行验证。
要求学生:
1.了解虚拟仿真实验中设备管理信息、流程管理信息、物流管理信息、生产调度管理信息、生产过程数据信息等。
2.基于虚拟现实仿真软件掌握智慧工厂中各模块实现的功能、实验方法,完成虚拟仿真软件中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。
3.熟悉生产线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,并将虚拟仿真中的模拟实验在生产线中进行验证。
五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
1.使用的教材
[1] 毛志阳. 机械工程实训. 北京: 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9.
[2] 长春工业大学金工教研室. 机械类实训报告分册. 2002.6.
2.主要参考书
[1] 邓文英. 金属工艺学(上、下册, 第四版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0.
[2] 杨有君. 数控技术(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). 北京: 机械工业出版社, 2005.9.
[3] 傅水根.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. 北京: 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4.
[4] 温建萍.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学习指导. 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7.
[5] 冯小军,邱川弘,程毓.快速制造技术. 北京: 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4.
六、考核办法
1.实训报告(占20%)
2.实训操作考核成绩(占80%)
课程组成员:李月晶、于舵、赵建闯、张卉、姜帆、龙哲、初少刚、庞在祥
执笔人:赵建闯
修订时间:2018年5月